static代码块、构造函数等执行顺序

文章转自这里

顺序:
父类静态块–>子类静态块–> main方法–>父类构造代码块 -->父类构造函数–>子类构造代码块–>子类构造函数,同一级别代码块按顺序执行。

这几个名词体现在代码中,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class Study {
public Study(){
System.out.println("构造函数");
}
{
System.out.println("构造代码块");
}
static {
System.out.println("静态代码块");
}
}

静态代码块和代码块的区别在于:
静态代码块只执行一次,代码块每次创建该对象的时候都会执行一次。
执行顺序:
静态变量,main方法,构造块,构造函数。

我觉得对于这个简单明了的理解就是上代码。

普通情况

  • 执行顺序,静态变量–>静态块–> main方法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public class Demo {    
static int a = 10;
static {
System.out.println("a----"+a);
System.out.println("A的静态代码块"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System.out.println("main");
}
}

输出结果:
a----10
A的静态代码块
main
  • main方法 --> 非静态变量–> 构造代码块 --> 构造函数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public class Demo { 
static int a = 10;
static {
System.out.println("a----"+a);
System.out.println("A的静态代码块");
}
int b = 20;
{
System.out.println("b----"+b);
System.out.println("A的构造代码块");
}
Demo(){
System.out.println("构造函数"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System.out.println("main");
new Demo();
}
}

输出结果:
a----10
A的静态代码块
main
b----20
A的构造代码块
构造函数
  • 静态构造块只执行一次,构造代码块每次new对象的时候都会调用。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public class Demo { 

static {
System.out.println("子类的静态代码块");
}

{
System.out.println("子类的构造代码块");
}
Demo(){
System.out.println("子类构造函数");
}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new Demo();
new Demo();
}
}

结果:
子类的静态代码块
子类的构造代码块
子类构造函数
子类的构造代码块
子类构造函数

为什么只静态代码块只执行了一次,普通代码块执行了多次?
静态变量被所有的对象所共享,在内存中只有一个副本,它当且仅当在类初次加载时会被初始化。而非静态变量是对象所拥有的,在创建对象的时候被初始化,存在多个副本,各个对象拥有的副本互不影响。

继承情况

  • 父类静态块–>子类静态块–> main方法–>父类构造代码块 -->父类构造函数–>子类构造代码块–> 子类构造函数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class Super {
static {
System.out.println("Super的静态代码块");
}
{
System.out.println("Super的构造代码块");
}
Super(){
System.out.println("Super构造函数");
}

}

public class Demo extends Super{
static {
System.out.println("子类的静态代码块1");
}

static {
System.out.println("子类的静态代码块2");
}

{
System.out.println("子类的构造代码块");
}
Demo(){
System.out.println("子类构造函数");
}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System.out.println("main");
new Demo();
}

}

输出:
Super的静态代码块
子类的静态代码块1
子类的静态代码块2
main
Super的构造代码块
Super构造函数
子类的构造代码块
子类构造函数

为什么会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呢?命名没有调用过Super方法。
–>子类构造函数会默认调用一下父类的无参构造函数,可以给父类构造函数加个参数试一下。基础知识不能忘啊。

加载过程:
在执行开始,先要寻找到main方法,因为main方法是程序的入口,但是在执行main方法之前,必须先加载Demo类,而在加载Demo类的时候发现Demo类继承自Super类,因此会转去先加载Super类,在加载Super类的时候,发现有static块,便执行了static块。在Super类加载完成之后,便继续加载Demo类,然后发现Demo类中也有static块,便执行static块。在加载完所需的类之后,便开始执行main方法。在main方法中执行new Demo()的时候会先调用父类的构造器,然后再调用自身的构造器。因此,便出现了上面的输出结果。
同时存在两个代码块的时候,按代码顺序执行。

题目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public class Demo {
private static Demo test = new Demo();
//静态变量sta1 未赋予初始值
public static int sta1;
//静态变量sta1 赋予初始值20
public static int sta2 = 20;
//构造方法中对于静态变量赋值
private Demo() {
sta1 ++ ;
sta2 ++ 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ystem.out.println(Demo.sta1);
System.out.println(Demo.sta2);
}
}

print:
1
20
res:都是static就顺序执行,执行完后,让sta1和2自增,完后sta2又赋值为20。
补充一个demo

构造代码块和对象绑定,简单讲,不new对象不走构造代码块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public class Animal {
private static int k;
static{
System.out.println("父类的静态方法");
}
{
System.out.println("执行父类的构造代码块");
}
public Animal(){
System.out.println("执行父类的构造方法"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ystem.out.println(Animal.k);
}
}
print:
父类的静态方法
0

这个链接里面也有几道烧脑的题目,反正就按顺序来就好了,但是写代码的时候最好还是以大部分人能看明白为主,要不然光这个点很多人就得进坑,而且时间久了自己也会记不牢。
https://www.cnblogs.com/chihirotan/p/6043442.html

打赏
  •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  • Copyrights © 2021-2022 Yin Peng
  • 引擎: Hexo   |  主题:修改自 Ayer
  • 访问人数: | 浏览次数:

请我喝杯咖啡吧~

支付宝
微信